比特幣價格在做空擠壓傳聞中觸及 122K

比特幣剛突破 12.2 萬美元,加密貨幣圈沸騰中。 牛市慶祝突破之際,一個新敘事正在升溫:潛在的做空擠壓可能為行情添柴加火。 隨著以太坊做空創下新高且宏觀不確定性依舊盤旋,此次漲勢可能不僅靠勢頭驅動。
這是更大波動的開始,還是空頭將面臨損失?
兩個關鍵日期改變了一切
如果你拉遠看,比特幣近期的走勢並非偶然。 兩個美國重大政策時刻——4 月 9 日與 7 月 1 日——似乎引發了這波最新的價格波動。 第一個是90 天關稅暫停,暗示可能的貨幣寬鬆。 第一項是90天關稅暫停,這顯示出潛在的貨幣寬鬆政策。
第二個是《美麗大法案》的通過,預計未來十年將削減聯邦稅收 5 兆美元的財政震撼彈。 兩件事同時伴隨明顯的圖表背離——比特幣飆升,而美國 美元指數($DXY)大幅下跌。 事實上,美元在短短六個月內已下跌 11%。 交易者和機構隨即捕捉這一訊號。

從消費狂潮到加密貨幣漲勢
2025 年 5 月帶來了迄今最驚人的數字之一:美國單月赤字 3160 億美元——史上第三高,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數據。 單月赤字——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數據,是歷史上第三大赤字。

再加上預計全年赤字將達 1.9 兆美元,市場如今已明確反映出長期財政壓力。 比特幣不再只是對炒作的反應。 它開始扮演宏觀晴雨表的角色——對抗魯莽開支和法幣信譽削弱的避險工具。 市場的行為反映了這點:隨著美國赤字加深,比特幣價格持續攀升。 比特幣價格持續攀升。
鎖定比特幣交易所買賣基金(ETF):機構正在悄然進場
這波漲勢並非零售驅動。 而是由機構主導。 iShares Bitcoin ETF ($IBIT) 的資產管理規模達驚人的 760 億美元,且耗時未滿 350 天。 作為參考,黃金的旗艦 ETF ($GLD) 花了 15 年才達到同樣里程碑。

這種轉變不僅僅是象徵性的,而是結構性的。 據報導對沖基金及家族辦公室約配置 1% 投資組合於比特幣。 他們並非為了娛樂,而是因為比特幣在愈發不確定的環境中,扮演著逃生通道的角色。
做空可能是最後催化劑
還有以太坊。 根據最新數據(經 ZeroHedge),以太坊槓桿做空創歷史新高——這種情況與 2025 年 4 月底部前夕極為相似。 如果那裡出現擠壓,比特幣可能會借勢再度攀升。

換句話說,這不僅僅是長期基本面的故事。 空頭端也潛藏著可能的推力。 幾輪清算瀑布可能將健康的漲勢變成全盤暴漲。
比特幣價格展望:比特幣成為新常態?
傳統避險資產如黃金正在上漲。 美元正在下跌。 收益率正在上升。 而 Bitcoin 呢? 而且在飆升中。 這些並非互不相關的事件——它們是同一經濟謎題的不同拼圖。
比特幣的角色正在演進。 它不只是科技賭注或通膨避險工具。 它正成為對政策、債務、赤字以及沒有人掌舵的反應。 無論這是以擠壓、超級周期或完全不同的形態收場,有一點是清楚的:
市場不再忽視比特幣。 你也不該忽視它。
撰稿時,比特幣仍在向新高衝刺。 K線上方出現上影線,是賣方回擊的明顯信號。 然而,成交量顯示賣壓尚未完全展現,這意味著上漲趨勢尚未耗盡,我們可能還會看到價格進一步上漲。 若價格反彈,可能在 $123,275 價位遭遇阻力。 若價格暴跌,可能在 $108,000 和 $105,000 支撐位獲得支撐。

免責聲明:
所引用的效能資料並不能保證未來的效能。 此內容不適用於歐盟居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