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特幣價格預測2025:聯準會會促進下一波加密大漲嗎?

加密市場正處於“快去等”的狀態。 比特幣徘徊在83,000美元以下,投資者在等待聯邦儲備的最新動作時屏住了呼吸。 市場情緒? 小心,還帶著“我們看看鮑威爾怎麼說”; 

雖然沒有人期望立即降息,但市場正做好準備,等待有關未來的線索——以及是否有期待已久的鴿派轉向。

比特幣的交易量的減少說明了一切(雙關語)。 在過去24小時內,只有價值220億美元的比特幣被交易——與上週的490億美元相比,急劇下降。 顯然,交易者在觀望,等待聯儲的下一步動作再做決定。

該圖表顯示,市場活動減少,交易者在等待聯邦儲備的下一步動作。
資料來源:Bitcoinity.org

比特幣的2025年策略:全在於聯儲的語調

對於比特幣而言,接下來幾個月可能不再是實際的政策變化,而更多是鮑威爾的措辭選擇。 來自Bitget Research的Ryan Lee預測在聯儲公告後,比特幣將在80,000至86,000美元之間交易,置信度為“80%”。 這個範圍並不算令人興奮,但它強調我們現在正處於整合階段,而不是混亂的牛市(至少目前如此)。

期貨市場也在閃爍警示燈。 比特幣期貨的未平倉合約從1月份的69億美元高峰下降了30%,目前為48億美元。 對於交易者來說,這意味著更少的投機壅塞——如果你希望今年晚些時候能有一個更可持續的反彈,這是好事。

以太坊的身份危機:它還能競爭嗎?

當比特幣處於持平狀態時,以太坊正面臨著一個生存困境。 渣打銀行最近將其2025年以太幣價格目標從天文數字的10,000美元下調至謙遜的4,000美元。 為什麼? 來自Layer 2網絡的競爭浪潮,例如Base(顯然從以太坊中抽走了價值50億美元)和即將推出的Converge區塊鏈。

甚至有人談到以太坊基金會考慮對Layer 2解決方案徵收“稅”以保護以太幣的主導地位——這個想法無疑會引發爭議。 同時,大型投資者開始關注。 持有 10,000 到 100,000 ETH 的鯨魚錢包上週獨自拋售了超過 630,000 ETH。 當大玩家開始減少風險敞口時,小投資者往往會跟隨。

一張顯示以太坊鯨魚錢包活動的圖表,顯示大型持有者拋售了 630,000 ETH。 
資料來源:Santiment

聯準會的艱難平衡行為

那麼,這一切中潛藏的小變數是什麼呢? 聯準會。 通脹正在降溫,但仍高於目標,使鮑威爾處於棘手的境地。 他需要承認經濟進展,同時不小心引發對激進降息的期望。

根據CME FedWatch,交易者認為明天降息機會為零,五月機會為 20%,而到六月機會則更為可觀,達到 66%。 翻譯? 

一張條形圖可視化市場對聯準會降息的預期,顯示三月份的降息機會接近零
資料來源:CME FedWatch

市場認為聯準會到年中時會有足夠的理由開始放鬆政策。 甚至唐納德·特朗普也在呼籲降息,引用英國央行和歐洲央行的最新動作。 但聯準會依然鎖定在其「數據依賴」的策略中。

比特幣和以太坊在2025年的下一步會是什麼?

相較於其他幣,比特幣的未來看起來相對穩定。 如果鮑威爾即使微微暗示降低利率的立場,BTC 可能會再次獲得推動,向新高邁進。 分析師 在 QCP Capital 說得好:"來自鮑威爾的任何鴿派信號都可能成為推動漲勢的催化劑。"

以太坊的情況則稍微複雜些。 其他分析師預測ETH到九月有17%的機會達到$3,000,並且有31%的機會會跌破$1,500。 哎呀。 但有個好消息:質押持續增長,上週增加了 180,000 ETH 到質押合約中。 這表明有一群堅信者在進行長期投資。

技術洞察:長期的遊戲

在 BTC 的每週圖表上顯示出看跌徵兆,然而價格仍保持在 100 天移動平均線之上,表明長期的上升趨勢仍然存在。 RSI 穩步上升也是一個上行壓力逐步累積的跡象。 需要關注的上漲關鍵位是 $92,965 和 $100,000。 而在下行方面,需關注的關鍵位是 $76,937。

一張顯示比特幣價格變動的K線圖,突顯100天移動平均線、RSI和關鍵價格水平等主要技術指標。
資料來源:Deriv MT5

至於 ETH,價格逐步下滑,RSI 在中線附近持平,顯示出看跌信號佔優。 然而,價格觸及下布林帶,暗示超賣狀態。 需要關注的上漲關鍵位是 $2,215 和 $2,800。 而在下行方面,需關注的關鍵位約為 $1,775。

一張以太坊價格分析的K線圖,顯示RSI接近中線,價格觸及下布林帶,暗示超賣狀態。
資料來源:Deriv MT5

您可以透過Deriv MT5 帳戶或Deriv X 帳戶參與並推測這兩種不可思議的資產的價格。

免責聲明:

本部落格文章所包含的資訊僅供教育用途,不可視為金融或投資建議。

‍此資料在發佈日期被視為準確且正確。 對於這些資訊的準確性或完整性,我們不提供任何聲明或保證。

所引用的效能資料並不能保證未來的效能,也不能作為未來效能的可靠指引。 發佈後的情況變化可能會影響資訊的準確性。

交易是有風險的。 建議在做出任何交易決策之前先自己進行研究。